浙江:一片茶叶扶起一个产业

时间:2023-07-08来源: 首页-沐鸣2注册-登录平台

  多年来,习总书记十分关心茶产业的发展,为各地振兴茶产业谋篇布局,使茶产业成为推动绿色发展、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,为广大百姓打开了致富之门。早在浙江工作期间,他就撰写了《世界茶乡看浙江》一文,并提出,浙江茶叶连续20年的持续增长,不仅解决了百万户农民的增收问题,也为农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,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基础和条件。2020年3月,习总书记在浙江杭州考察时,观摩龙井茶炒制,鼓励大家把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好。多年来,浙江始终牢记习总书记嘱托,加快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。如今,浙江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,茶叶产销形势两旺,茶叶品牌效应凸显,茶产业科技创新成果显著,茶文化蔚然成风,真正实现了“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”。

  “那时候日子过得很苦,我丈夫在外地打工赚钱,我在家干农活。一年下来,能解决温饱我们就很开心了。”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,说起30多年前的日子,年近六旬的钟玉英由衷地发出感慨。

  20世纪八九十年代,黄杜村曾是安吉县最贫困的乡村之一,村中全是黄泥路,甚至有3个自然村还没通电。“无论是人均收入还是其他指标,我们村每年在全乡甚至在全县经常能拿个第一。不过,这个第一是倒数第一。”黄杜村党总支委员、村监委主任丁建芳的话音刚一落下,村党总支委员阮波马上补充道:“而且那时候村里的青壮年,能外出打工的都外出打工去了。男青年找对象都成问题,女方父母一听说男方家是黄杜村的,第一句话就是‘这地方太穷了’。”虽然贫困,但是勤劳的黄杜村村民并没有因此而气馁,他们在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带领下,在上级党委、政府的帮助下,种毛竹、种板栗、种辣椒、种菊花、种西瓜……“大家种过许多东西,但是都没有赚到什么钱。”钟玉英说。

 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,黄杜村迎来了发展的转折点。1981年,安吉县林科所工作人员刘益民、盛振乾在做茶叶普查时,在海拔700米的山顶上发现了新的野生茶叶物种,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安吉白茶。调查研究后他们发现,安吉县尤其是溪龙乡的土质、气候、温度、海拔等各方面都非常适宜白茶生长,建议当地政府推广种植。盛振乾还于1987年在黄杜村种下1.1亩茶苗,这便是黄杜村出产的第一批安吉白茶。随后,安吉县茶叶科研部门建议溪龙乡党委、政府推广种植安吉白茶,黄杜村也成为全乡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”。

  黄杜村原党支部书记盛阿林看好种植安吉白茶的前景,他号召村民一起种植。“当时,虽然农业专家一致认为我们这里适合种植安吉白茶,但是茶树从种植到产出需要3—5年,后续销路也是问题,村民种植的积极性并不高。”盛阿林回忆说。

  村民不看好,怎么办?那就党员干部带头。盛阿林带头种了两亩多安吉白茶,到第3年出产时,茶叶的价格是每斤600元左右,这两亩多茶叶的收益超过1万元,比普通农户一年的收入还多。盛阿林抓住机会,鼓励村民规模种植。对于没钱买茶苗的村民,村里为每户提供1万元的无息贷款,盛阿林为种植户担保。溪龙乡党委、政府也在资金、政策等方面给予了支持,并承诺只要村民参与种植安吉白茶,乡政府会给予相应的补助。就这样,黄杜村于1997年完成了安吉白茶种植1000亩的计划,3年后,村民人均收入超万元。

  2003年4月9日,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到黄杜村考察,给予安吉白茶“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”“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”的高度评价,这大大激发了黄杜村村民种茶致富的动力。

  “我们富起来了,也要带领贫困地区的百姓一起致富。”黄杜村党总支书记盛阿伟在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,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响应。

  2018年4月,黄杜村20名党员给习总书记写信,汇报村里种植安吉白茶致富的情况,提出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。习总书记对这件事作出重要指示强调,“吃水不忘挖井人,致富不忘党的恩”,这句话讲得很好。增强饮水思源、不忘党恩的意识,弘扬为党分忧、先富帮后富的精神,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很有意义。受到总书记的回信肯定后,盛阿伟和村里其他党员干部、茶叶种植大户,深入湖南古丈、四川青川以及贵州沿河、普安等地细致考察。2020年,1500万株茶苗在湖南、四川和贵州等地的3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扎下根来,带动受捐地1862户5839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。

  十多年来,黄杜村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,做大、做强、做精安吉白茶产业,实现了党建飘“红”、产业透“绿”、百姓增“金”、民生添“彩”。

  中国白茶看安吉,安吉白茶看黄杜。丁建芳介绍,作为安吉白茶的核心产区,如今的黄杜村享有“中国白茶第一村”的美誉,并建有国家级生态白茶基地,曾获评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、浙江省全面小康示范村、浙江省高质量就业村等。全村白茶种植经营户达325户,拥有茶园面积1.2万亩,该村村民还在外承包了3.8万亩茶园,总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。

  说起如今的日子,钟玉英满是感慨:“做生意,销路是关键。以前我们都是挑着茶叶到县里、市里的茶叶店、茶叶交易市场去卖。现在安吉白茶名声大了,每年一到春季,外地的收购商都会上门收购。”

  为进一步拓宽销售路径、拓展客源,黄杜村村民紧跟时代潮流,在各大电商平台开网店、卖茶叶。同时,青年返乡创业为该村的白茶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。今年,他们在茶园里进行抖音直播带货,收益达1700多万元。今年38岁的贾伟此前在南京从事设计相关的工作,2013年,他回到老家黄杜村和种植安吉白茶的父母一起从事茶产业。“我们成立了茶业公司,近几年每年的营业额都在1000万元左右。”

  此外,从前年开始,乡政府还多次组织茶农到国外进行安吉白茶展销,如今,安吉白茶已经走出了国门。

  除了拓宽销售渠道外,黄杜村还加快要素集聚,助力白茶产业发展。近年来,黄杜村的茶园吸引了大量游客,不少影视公司也前来取景拍摄。目前,该村的金叶子景区已成为国家3A级景区,村里的民宿逐年增加,糕点、奶茶、茶叶枕头等衍生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。

  “下一步,我们要真正走上茶旅融合的转型之路,创建4A级景区,在各茶山之间装上缆车,让游客可在缆车上俯瞰我们的万亩茶园,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”盛阿伟说。

  “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”,黄杜村是浙江省发展茶产业、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。

  近年来,浙江省各地深入贯彻“三茶”统筹发展理念,坚持“生态高效、特色精品”目标定位,以农业“双强”行动为抓手,深入实施生态化、品牌化、融合化、国际化战略,持续推进生态茶园建设、机器换人、数字赋能和全产业链发展,做强主导品牌,壮大龙头主体,着力构建茶文化、茶产业、茶科技“三茶”统筹和三产融合的现代茶业体系,茶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。

  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。浙江省各地始终坚持“名茶战略”,持续推进名优茶开发,不断提升品种、品质、品牌优势,名优绿茶绝对主导地位切实稳固,大众茶生产稳步发展,茶叶精深加工有了新突破。目前,浙江省名优茶产值比重居全国之首。去年,全省抹茶产品产量超3700吨,产值4.2亿元。

  产销形势保持两旺。浙江省各地坚持走“稳面积、稳产量、提效益”的路子,稳定茶园面积,改善生产方式,保持了茶叶生产稳定、质量提升、效益增加的好势头,同时,把开拓市场作为产业增效的重要途径,加强市场体系建设、改变销售方式、培育消费市场,合力促进产品销售。2022年,全省产地市场交易总量和总额分别达15.5万吨、258.7亿元;茶叶出口量15.4万吨、出口额4.8亿美元,分别居全国第1位和第2位。

  茶叶品牌效应凸显。浙江省各地大力实施品牌战略,强化区域公用品牌、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培育,茶事活动不断提档升级。目前全省培育各类茶叶品牌200多个,其中茶叶区域公用品牌50多个,逐步形成了龙井茶、安吉白茶、丽水香茶、浙南早茶等品牌集群。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,浙江入围百强品牌达14个,与福建并列第一,合计总价值431.4亿元、位列全国第一。

  茶业科技创新显著。浙江省各地积极推进科技进步,强化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机械的研发推广,大力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和新品种选育,加大机械化采摘、连续化加工设施研发,强化生态化绿色化茶园生产技术推广,加强数字化应用,全面提升茶叶科技贡献率和生产经营水平。目前全省无性系良种化率达78.2%、名优茶机制率达99.1%、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条,建成了全国首个省级茶产业大脑,9家茶企认定为数字农业工厂,有力支撑了茶产业效益领跑全国。

  茶文化蔚然成风。通过多年努力,浙江省茶文化得以挖掘传播,茶休闲、茶旅游、茶养生等快速融合兴起,涌现出杭州梅家坞、临海羊岩山、松阳大木山等一批茶休闲养生点,西湖龙坞茶镇、松阳茶香小镇、磐安古茶场文化小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。2022年,全省茶休闲、茶旅游、茶养生等第三产业产值达150亿元。传统优秀茶文化遗产得以有效保护,茶道茶艺不断弘扬,茶艺术品不断涌现,西湖龙井、安吉白茶、金华婺州举岩、长兴紫笋茶、余杭径山茶宴、磐安赶茶场等参与申报的“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”成功入选世界非遗。



上一篇:最好茶叶排名前十-最好茶叶排名前十名(11日推荐今日热点)2022已更新
下一篇:什么茶叶公认最好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