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访茶颜悦色创始人小麦:品牌如何自我成长

时间:2023-09-02来源: 首页-沐鸣2注册-登录平台

  时至今日,茶颜悦色都可以称得上是长沙的一张“名片”,作为长沙基因特别强的品牌,茶颜悦色这几年在品牌发展上有哪些思考与迭代?接下来它会如何发展?

  从社交媒体上刮起“茶颜悦色风”到现在,已经至少过去了五年。时至今日,茶颜悦色还时不时地冲上微博热搜,去有茶颜悦色的城市喝一杯“幽兰拿铁”,仍然是许多年轻人旅游时的打卡项。

  很少有品牌像茶颜悦色这样,红了这么多年,却依然让大多数消费者“求之不得”,至今,仍然保持了克制的扩张速度。纵观新消费品牌,茶颜悦色的确是非常独特的那一个,创始人吕良和小麦并非商业世界的“科班出身”者,在创办茶颜悦色前,他们有过多次“小生意”创业经验,直到遇到茶颜,他们成功了。茶颜悦色的机打小票有着“絮絮叨叨”的长沙本土风格,极具品牌自身特质的文案风格,这让茶颜有了一点不同于大众商业的样子。

  在过去几年多次采访中,小麦一直表示,茶颜悦色的团队还不太擅长规模化和连锁化的事情,因为这对、组织能力、供应链管理能力等等都有着极高的要求。也正因为如此,茶颜悦色之前保持了克制甚至谨慎的扩张态度。但实际上,他们也在尝试“科班化”的改造,比如在此前一直不太擅长的“信息化”这件事上,近几年也加大了投入,公司在北京成立了负责信息化系统的分公司,也邀请了来自微软肯德基等成熟企业的员工加入。

  茶颜悦色正在自己的节奏中,寻找着自己的成长方式。带着对茶颜悦色这几年变化的好奇,我们采访了创始人小麦,这是茶颜悦色这几年的新的思考。

  近年来市场上涌现了非常多“模仿茶颜悦色”的品牌,并且也取得不小的声量。面对这些挑战者,您觉得茶颜悦色无法被模仿的核心是什么?

  小麦:也不能说是模仿,这类风格已经成为市场的“通版”或“公版”,我们行业将这种品类称为“轻乳茶”“国风奶茶”。同质化竞争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更强的危机感,但是除了产品本身,我们在内部也一直强调多方面的创新,比如做咖啡,做零售,这些都是以前的做法,以后也会一直延续下去。不过我们认为,边走边看是最好的,有时候创新的东西会自然地浮现出来。

  小麦:还是模式不同,其他品牌大都是做加盟,发展起来比较快。茶颜悦色还是做直营,门店发展得更慢一些。

  小麦:最大的变化是大家对价格的变化更加敏感了。高端品牌降价会给我们带来压力,而且降价可能更符合消费者的心理预期。现在追求的是性价比高的产品。以往消费升级的时候,更好的原材料定更高的价格是合理的。现在大家的想法是,性价比更重要,而且对品牌来说,高价确实会影响复购。回到茶颜悦色本身,我们不会刻意追高或者追低,只要能保证“生存毛利”就可以了。

  小麦:发展供应链和信息化,是茶颜这几年一直在做的事情,我们也招聘了相关人员。这是规模扩大以后,品牌必须要做的事情。可能在行业里我们起步比较晚,发展得也不够快,但是茶颜这几年也在逐渐走出本地,如果供应链没有做到位,系统没有搭建完善,会给品牌的后续发展形成阻力。

  发展供应链和信息化,茶颜的阻碍是什么?导致你们没有做到像其他品牌这么快。

  小麦:首先,茶颜之前没有在发展供应链上花足够多的精力,直营的开店模式让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前端运营上。我之前做其他品牌的时候,尝试过跨区开店,物理上的距离确实会产生很多矛盾。当品牌的规模不断扩大,矛盾也会更突出,所以还是需要时间来补课。

  至今,茶颜悦色仍然保持了“克制”的扩张速度,目前,团队对于开店、扩张的策略是怎样的?

  小麦:目前茶颜悦色在武汉、重庆和华东都有门店,总的来说还处于“摸门道”的阶段。每到一个城市都要去摸索城市的性格,观察市场的竞争格局。和其他品牌一样,我们也希望在一个城市多开几家门店,来降低供应链成本。

  在其他地区,我们依然是比较佛系的开店节奏,因为内部还有很多没解决的问题,比如系统和人力。虽然行业内没有开放加盟的品牌已经很少了,但考虑到自身实际,在没有建好后端系统的情况下,我们不敢轻易冒险。而且直营确实能在管理方面更细致一些,或者说更“磨叽一些”,我们希望保持这个优点。

  小麦:一方面,自己要扎下去改变,多补补课;另一方面,确实还得花时间,很多基础能力无法速成。近期我们招了很多行业内有经验的人,也在接触系统,学习自动化相关的知识。茶颜还在北京设立信息化分公司,毕竟供应链到了一定规模,系统跟不上就容易被卡脖子。虽然我们走得慢一点,但还是在跟着往前赶的。这些也着急不来,在不擅长的领域,不能急于求成。

  小麦:在内部优化上,主要是提高效率、控制成本、减少损耗。以前赚得多,漏得也多,现在赚得少,就要尽可能漏得少。在行业快速发展的时期,我们更多关注营收,忽视了内控。有很好的营收业绩,大家都处于亢奋的状态,缺乏危机感。当发展戛然而止的时候,才意识到有那么多漏洞,也就是管理上的“跑冒滴漏”。如果能管理得当,不管赚多赚少,最后都能获得合适的利润。总的来说,就是永远不能靠发展来掩饰内部的问题。

  您觉得行业竞争接下来是比什么?是比产品创新,然后营销,还是比后面的后台建设?

  小麦:肯定是后台建设,前台竞争的空间不大。和国外品牌比较,中国品牌呈现的状态是野蛮生长。国外很多老品牌历史悠久,底子更厚。相对而言,中国的品牌还处于早期创新阶段,所以偶尔会有“过度创新”现象,等过渡到了平稳期,还是要依靠强大的后台来支撑发展。

  品牌的发展,除了自生内在力量之外,也离不开各方的支持。在长沙市商务局和天心区政府的支持下,长沙新消费研究院将持续围绕产业研究、企业咨询、投资孵化,推动中国新消费产业前沿理论与产业实践的高质量互动发展。

  接下来,第一财经x长沙新消费研究院,还将走访调研国内外多个新消费品牌,带来深度专题报道。



上一篇:新华全媒+丨这条今天通车的高铁边藏着这些绝美风景
下一篇:中国十大名茶的简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