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俗话 “东城渴不死西城饿不死”是什么意思?

时间:2023-10-10来源: 首页-沐鸣2注册-登录平台

  四季衣裳,四时饮馔,在讲究吃穿的北京,当然是很极意讲求的了。即以“饮”来说,长夏酷热松荫茗话时,自然要喝一瓯“明前龙井茶” “杭州贡菊茶”,能清热消暑,一洗尘襟。在此西风满地,凉生四野,于瓦屋纸帐、明窗净几之间,三五素心之人,畅叙天南地北轶闻,或挑灯夜话、说鬼谈狐之时,就以喝一些“白毫红茶” “极品红寿”才能得着十分蕴藉。

  这是老北京民俗学者金受申先生所写的《秋日饮馔》一文,其中讲到了老北京人在秋天喝茶的情景。这一段,您在网上可是找不到的,他出自杨良志先生编辑,北京出版社出版的《口福老北京》一书中,这本书,让金受申先生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老北京人有关口福的文学地图。

  在金受申先生的文章中,还这样写到:北京人向不讲究品茶,即有偏嗜,如舒师又谦喜饮“珠兰茶”,笔者向爱喝“素茶”,也不过在茶叶上找一些区别而已。我给大家解释一下,这里金受申先生说的舒师就是老舍先生,因为他1924年毕业于老舍先生曾任教的“市立第一中学”,也就是后来的“北京一中”,老舍先生确实当过他的老师,并且还曾经推荐他进入北京文联。

  至于水的讲究,什么是“惠山泉水” “扬子江心水” “梅花上雪水”,自然没法得着,就是“玉泉山泉水” “三伏雨水”,以至“上龙井水”,在北京虽然能找到,也很少有人去用,只有向自来水去找彻茶的水,好一点的也不过用洋井水罢了。品茶向例应“泡茶”,北京的“沏茶”,已很落于下乘,像那茶馆澡堂,锅炉煮水,落地听“噗”的,十分劣相,只能说喝水解渴,谈不到品茶,实在连喝茶都不够的。

  北京也有讲究品茶的。丙子秋天, 笔者在京西青龙桥养病,白天终日蹲在河边钓鱼,晚上坐在桥头茶馆磕牙,后因钮兄的介绍,到玉泉山旁某古刹闲谈。庙主能书能画,每到天空云净,月色晶莹,便在庙中用晚斋,饭后便坐古松下品茶。庙主命侍者汲取玉泉山新泉,用白泥火炉煮水,燃料是“松炭”,并不是松柴。“松炭”是庙主用粗松枝烧成,比普通木炭稍有木性,专为煮茶之用。据说,《茶经》所记用松柴煮水,难免有烟火熏燎气味,不如存性的松炭,既不失松木清香,又没烟火气,又利煮水。笔者以为这种见解,实可补《茶经》的不足。有游山幽居清兴的人,可以仿效一一下。

  煮水程序、火候,和《茶经》所记相同,“一煮如蟹眼”,“再煮如松涛”,水初热,中心起小泡果似蟹眼,次听有簌簌的风吹松叶声,水已煮成,再沸就过老,不能用了。这里,金受申先生还特别注释了一下:普通以松涛程度尚不及沸水三分之一时间。

  品茶的茶具,自以“宜兴紫砂壶”为相宜,庙主所用便是极小砂壶,容量只有一斗。本来为品茶而用的茶具,自以精细小巧为主,所以紫砂壶不能太大。茶杯也是很小,与一两容量的酒杯相仿佛。茶斟在杯内,澄黄淡绿,衬以白磁杯、古青杯、紫砂杯、老僧衣杯,真是古香古色,令人忘俗。

  至于茶的品类,有二三十种之多,已逾炎夏时节的“真西湖龙井”,形似忍冬花的“斛山石斛”,自然不是凉秋饮品。庙主所存的茶类,能供秋日饮的很多,尤以自出心裁的“真莲心”“真莲蕊”为最好。普通茶店所说的“莲心”,只是形似莲心的茶叶而已,此次所饮的“莲心”“莲蕊”,却是门前池塘内的荷花莲蕊,和莲子中莲蕊一样,虽然不是真正茶叶,但另有一种清香气味,足以醒醉。由此可见,秋日品茶,也是很有清趣的事,只在能领略这其中滋味的,才能得到真正妙趣。

  北京有句俗话是: “东城渴不死,西城饿不死” 意义即是东城人早起见面多问: “您喝茶啦?” 西城人见面多问:“您吃饭啦?”实则下茶馆喝早茶,是老北京人通有的习惯。以前北京人无论贫富,起床都早,又因旗籍关系,有闲阶级很多。晨起有的遛完鸟,有的飞完鸽子,全都到茶馆来约会。本来衣食无缺,又有闲工夫,早晨起来,活动完身体,脚跐板凳,喝两碗炒肝以后,茶馆中说大山,喝足了茶,回家吃午饭,饭后午睡觉来,再到茶馆上晚班,或去听评书,也是人生闲趣。

  用这种方式请店小二单独为客人添水,一般只能添两次。如果你想要店小二给自己第三次添水,那就只有等到茶馆给所有茶客统一添水时才行。

  老茶馆一般是先付钱后喝茶。客人有事想暂时离开,可以在茶盖上放个小东西,火柴、石子甚至树叶都行。

  如果外地帮会的人遇到什么困难,需要找本地帮会的人寻求帮助,就会如此摆放茶具。店小二看到暗语后便会在茶馆里寻找,介绍双方认识。

  喝茶时忘了带茶钱,如有朋友在场,为了避免尴尬,可以此示意茶馆老板,先赊着茶钱,改天再补。茶馆老板也懂得,不会点破,给客人留面子。

  部分图片文字来自网络,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。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,请权利人通过后台留言及时告知,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。



上一篇:选择的游戏:“五光食色”艺术互动体验展
下一篇:茶叶的保健功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