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落地中国

时间:2023-12-18来源: 首页-沐鸣2注册-登录平台

  9月17日,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,“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”申遗成功,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,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。

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“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”符合世界遗产标准,反映了政府管理与基层自治相结合,形成独特的古茶林保护管理体系,不仅充分尊重了当地气候条件、地形特征和动植物种群,还实现了对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。

  “云南‘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’填补了《世界遗产名录》中‘茶’题项目的空白,通过鲜活的物质文化遗产,生动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。”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(世界文化遗产司)副司长肖莉说,中国的古茶林成为世界遗产,世界认识了景迈山。

  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景迈山古茶林,是公元10世纪以来,布朗族先民发现和认识野生茶树,利用森林生态系统,与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,探索出“林下茶”种植技术,历经千年的保护与发展,形成林茶共生、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。

  2010年,针对我国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“空白”,国家文物局首倡景迈山古茶林申遗,并于2012年将其列入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》。2013年,国家文物局报请国务院将“景迈山古茶园”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支持、指导云南省、普洱市系统提升遗产保护、管理、展示水平。

  “茶林、村寨、茶产业和茶文化是‘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’的重要价值载体。”肖莉介绍,2013年至今,普洱市陆续实施17个村寨文物保护展示、消防防雷及古茶林监测项目;在具体实施中,优先采用传统工艺、传统材料,延续传统干栏式民居建筑结构、特征和风貌,并进行适应性改造和性能提升,在保护传承遗产真实性、完整性的同时,推动遗产保护成果惠及当地群众。

  2021年1月,国务院批准“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”作为我国2022年世界遗产申报项目,国家文物局指导云南省、普洱市,编制提交申遗文本,顺利通过国际组织现场技术评估,最终确保申遗成功。

 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其评估报告中,对“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”保护管理作出高度评价,认为该遗产符合真实性、完整性要求,保护措施有效覆盖全部价值载体,遗产监测、管理系统科学高效。

  20世纪90年代,景迈山曾试种高产台地茶。茶叶的产量虽然上去了,但是却卖不上价钱,还带来一系列次生问题。为了保护古茶树,当地政府相继修订出台了《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》《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保护条例》等。在各项规章制度的指导下,当地村民通过控制茶树行间距,给台地茶做减法,找回“林下茶”种植的传统。

  2004年,景迈山启动电网建设和改造项目,电线改造“让道”于古茶林,就连进入景迈山核心区的几十公里山路怎么修,也一次又一次地调研论证:修沥青路,担心影响当地生态导致茶叶品质受损;修水泥路,路面反光可能影响茶叶生长温度……

  “最后,景迈山上的路被修成了弹石路面,用块石铺筑,在砂垫层经碾压成型,路面透水性好;而核心区的部分路段采取限制车辆通行的措施,实现对景迈山古茶园的最大保护。”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局长、澜沧县委副书记张丕生介绍。

  政府管理与基层自治相结合,形成“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”独特的古茶林保护管理体系。“不得使用化肥农药”“茶叶只允许采摘七成”……近年来,村民的有益实践被进一步固化成村规民约,芒景村村民还联合有关部门编制了“芒景村遗产保护学习手册”。

  走在景迈山中,古树参天,茶树翠绿,蝉鸣鸟声不歇——糯干古寨里,22岁的傣族姑娘仙金正在用手机直播,向网友们展示景迈风情:“以茶之名,一叶千年。茶树记载着这里的过去,也承载着这里的未来。”

  “古茶林不仅是我们的生产场所,也是生活家园,更是整个景迈山的生态宝库。”秋风中,仙金摘下一片茶叶,翠绿的芽片在手中闪耀着动人的光泽,“景迈山生生不息,一直滋养着我们。”



上一篇:浙江富阳:迎国际茶日 品茶香茶韵
下一篇:中国茶叶品牌排行榜解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