贺州语言、方言挖掘与保护扫描

时间:2023-06-17来源: 首页-沐鸣2注册-登录平台

  2018年9月,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在长沙举行。今年2月下旬,教育部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发布《岳麓宣言》,向全世界发出倡议,保护和促进世界语言的多样性。广西是语言的富矿,贺州语言资源之丰富,更是全国罕见。

  “冇知路途有几程?冇知木叶有几青?大江掼石试深浅,唱支歌儿连妹情。”钟山县董家垌的山歌,当然要用钟山土话来唱,才有山野之趣。

  “冬至前犁金,冬至后犁银。”八步客家人的农业谚语,自然是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通过客家话来传承。

  来到贺州,从富川到钟山进昭平,一般游客只看到了贺州多情的山水,古朴的宅院和小桥。而对于研究语言的学者,这里还有更富有价值的“珍珠”——散落在秀美山水之间的丰富而多彩的方言。

  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处的贺州,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,湘漓、潇贺等多条古道贯穿其中,商旅骚客、戍边士卒、北方移民,带来了各自的方言,并与在这块土地上原有的百越语言碰撞交融,逐步形成了一个个新的方言。在这片只有1.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有分属十大汉语方言中的粤语、客家话、官话、湘语、闽语、土线种,另有壮语、勉语、标线种少数民族语言。在贺州人的记忆中,贺州的电影放映员,除了会讲普通线种方言:官话和两种土话或者两种少数民族语言。

  普通话让我们走得更远,方言则让我们记住自己出发的地方。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首席专家曹志耘说,语言是文化的载体,是民族的标志,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表达世界的方式,保护语言的多样性就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,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,就是保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样性。

  贺州的方言就是解开贺州特色民族文化的密码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贺州瑶族盘王节、瑶族长鼓舞,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客家山歌剧、瑶族度戒、浮山歌节,还有富川的溜喉歌、钟山两安的门倈歌、钟山董家垌山歌,这些贺州文化的瑰宝都是以地方特色语言表现的语言文化。一旦这些特色语言消亡,贺州各族人民世代传承下来的这些精神食粮也就失去了载体。

  方言保存了古老又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。但是这些语言有什么特征、分布情况在哪里、有多少人说、哪些语言濒危亟需抢救?弄清楚这些问题,是一个耗时费力的大工程。

  早在20世纪50年代,来自自治区教育厅、广西师范学院的学者就曾组成调查组深入各地开展田野调查。现年过古稀的广西师范大学刘村汉教授,当时就是其中一员,他保存的部分广西调查成果,现在正静静地陈列在贺州语言博物馆里,向过往的参观者述说彼时的故事。

  针对贺州语言、方言分布情况更为详细的到村入户调查,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,一批学者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。

  贺州学院杨璧菀博士,常年钻在田野调查和方言研究里。曾经,为了进行语言采集,她将发音人请到学校并住下,并自掏腰包为发音人配假牙、做饭。

  贺州学院语言博物馆馆长邓玉荣教授,从事语言研究近30年,对富川瑶族自治县九都线年前,邓玉荣调查之初,原是在朝东镇镇上王作人家里进行的,后来干脆搬到离镇上几公里的秀水村发音人毛健体家里,直接感受他们的日常语言交流。两年多时间,邓玉荣往返奔波于学校和调查点之间,在毛健体家里前后生活了60余天。毛健体与邻居拉家常,邓玉荣坐在一旁拿小本子记着;毛健体下田劳作,到河边放牛,邓玉荣带着小本子跟着,随时问各种动植物及农事活动的词汇。“有时一次下乡只记录到少数语料,或是几十条词汇,或是几条谚语。但这些都不是从词汇表上可以学来的,而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不经意记录下来的,因此弥足珍贵。”邓玉荣难忘住村调查的日子,难忘秀水的一泓清泉。对方言学者而言,田野调查就是获取第一手材料的不竭源泉。

  2016年,语言学者们深入田野寻踪而得的多彩语言、方言,有了一个馆藏之地——全国首家专业实体语言博物馆贺州学院语言博物馆。在博物馆里,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八步客家话、怀集标线种语言、方言的视频,包含了谚语俗语、歌谣、故事、口彩禁忌、詈语、典藏图册等六大分类。博物馆建成开馆以来,已接待参观者两万余人。博物馆成了人们了解认识贺州语言文化的重要窗口,也是抢救、整理、保护正在迅速变化的贺州语言、方言的重要平台。

  广西大学、广西师范大学、广西民族大学、百色学院等院校的语保团队,也都活跃在乡野一线,通过文字、音标、录音、摄像、图片各种方式收集语料,整理加工,丰富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广西库的建设,留下了宝贵的数据资源。

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发现,世界上现存的语言有7000多种,但有95%的语言目前只由占全球总数4%的人使用。贺州丰富的语言资源,如今也面临着重重危机,有的濒临消亡。

  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,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全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工作的开展,能够唤醒方言保护意识。特别是随着相关数字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的最新应用,濒危语言的学术抢救速度在加快。对于像制作动植物标本一样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记录和保存语言、方言我们不必忧心过多,至少能避免重演“一个人带走一种语言”的尴尬。

  然而,濒危语言更难以摆脱的威胁,是在社会变迁中跟上时代的压力,如何有效地解决语言使用热情的问题。

  据贺州教育局介绍,各级教育部门正力推传统文化进校园,铺门茶姑调、富川瑶族蝴蝶歌都走进了幼儿园、小学和中学的课堂,让孩子们不忘乡音,不忘乡情。

  贺州学院举办方言微电影大赛,通过电影这种大众文化为保育方言文化提供了一种尝试。学生作品《拉珈之恋》以瑶族拉珈语配音,并还原了瑶乡真实生活图景;作品《老八步买菜》别出心裁,拍摄一位“老八步人”去菜市场买菜的全过程,期间出现了客家线种方言。

  一些知名科技企业也陆续启动了方言保护、乡音识别工作,语音软件已经具备粤语、东北话、四川话、山东话等数十种方言的语音识别能力。各级电视和电视台亦陆续推出方言节目。

  越来越多的人和机构有了语言保护的自觉,加入到语言、方言的保护探索中来。希望能有更多政策和资源支持,以缓解社会结构性和趋势性变化对语言、方言带来的冲击。



上一篇:烟台移动手机报512晚
下一篇:茂名电白是中国沉香之乡!